114年數乙復活!數乙該怎麼準備?|社會組學生如何重新搶得優勢?
114年數乙復活!數乙該怎麼準備?|社會組學生如何重新搶得優勢?
數乙是什麼?數乙包含範圍?
在開始之前甄戰先恭喜數乙選手成功在復活賽挑戰歸來!!代表大考中心跟甄戰一樣都有在聽各位考生的聲音的,那今天應要求就來談談回歸的數乙吧。
大考中心在112年5月2號公布將在114學年度重啟分科測驗裡的「數學乙」(簡稱數乙)項目,現階段的數乙不再只是大學入學分科測驗裡的數乙,他同時也是高三的部定加深加廣選修。
根據大考中心的公告可得知,114 學年度起之分科測驗數學考科,測驗範圍包含部定必修及部定加深加廣選修,其中數學乙考科的測驗範圍定為:10 年級(高一)必修、11 年級(高二)必修數學A類及數學B類均關聯的學習內容、12年級(高三)加深加廣選修數學乙類。 為配合無論高二時修的是數A或B類的學生皆可於高三時修數乙,數乙定為數A及數B均關聯的學習內容,包含A類與B類之間的關聯,以及A類和B類與數學乙之關聯。 簡單來說:數A數B另一方沒有的都不會出現在數乙。
數甲與數乙的差別&數乙考什麼
數甲考試範圍 | 數乙考試範圍 | |
---|---|---|
相同 | 10年級(高一)必修 | |
差異 | 11年級(高二)必修數 A類 12年級(高三)加深加廣選修數學甲類 ※數甲的考生完全不用接觸到B類 | 11 年級(高二)必修數學A類數學B類均關聯的學習內容 12年級加深加廣選修數學乙類。 ※就算是B類的範圍,只要A類沒有教就不會出現在數乙,反之亦然。 |
※數乙定為數A及數B均關聯的學習內容,也就是其中一方沒有學到的都不會出現在學習範圍&考試範圍內。
以下是數A與數B兩方所沒有學習到的內容。數A沒有的 | 數B沒有的 | |
---|---|---|
高二上 | 平面幾何在生活情境的應用 連續複利 (數B需認識自然常數 e 與自然對數 ln x) | cos, tan函數的圖形(B只需要學sin) 和差角公式(含半角倍角) 正餘弦疊合 柯西不等式與三角不等式 二階行列式 |
高二下 | 平面與圓錐截痕 認識圓錐曲線 列聯表與文氏圖 | 空間向量的運算 三階行列式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方程式 三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矩陣的基本運算與性質矩陣的應用(轉移矩陣) 線性變 |
114年哪些科系會看數乙
共有150個科系會參採數乙,其中重點提醒以下3個校系規則較為特殊:
學校&科系 | 參採項目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 檢定學測數學A或數學B(考生其中一科達檢定標準即可),並採計分科測驗數學 |
東海大學 統計學系 | 統計學系(決策管理組):參採學測數學B及分科測驗數學乙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學院學士班 | 參採學測數學B及分科測驗數學乙 |
需考取數甲的科系是高數學需求,如理工醫農等自然組,這些學生後續在高三可以選修「數甲」,順利銜接;數乙則相較簡單,是文史哲、藝術及商管類學群比較偏重的,其中在採計數乙的科系中,商管財經法律相關科系佔了7成,畢竟商管學院的基礎課程通常包含統計學或是商用微積分,但也不以這兩項為最主要,所以大學方通常會希望學生至少具備基礎的數學邏輯判斷能力。
學校 | 國立臺灣大學 | 國立成功大學 | 國立清華大學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國立政治大學 |
---|---|---|---|---|---|
科系 | 外國語文學系 圖書資訊學系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B組 經濟學系B組 法律學系司法組 法律學系法學組 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 工商管理學系企業管理組 會計學系 財務金融學系 國際企業學系B組 | 企業管理學系 會計學系 經濟學系 |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乙組 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計量財務金融學系乙組 | 傳播與科技學系 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財務金融組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乙組 管理科學系(社會組) | 財政學系 地政學系土地資源規劃組 地政學系土地管理組 經濟學系 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金融學系(社會組) 會計學系 統計學系(A組) 企業管理學系 資訊管理學系(社會組) 財務管理學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社會組) |
※更多的科系請參考: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114學年度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分發入學參採數學考科查詢系統
※此外如果想更了解18類學群可以參考:大學18學群生涯發展與自我探索網
數乙準備訣竅
1.考題準備方向
數乙傾向測驗學生的基礎觀念、題型也是結合生活情境且計算不複雜,因此比起練習複雜的運算過程與大量的代數運算等難度高的題型,反而應該先從學校的課本講義做起,確認自己的基礎觀念是否正確且能否做到變通。 此外透過歷年的考古題可以發現數乙有幾個必考題型,其中最常見的便是線性規劃,接著則是指數對數運算、向量圖形、數據分析與統計學以及平面上的直線,至少這幾個同學們在準備上需要加強。 且因題型結合生活情境,少數題目文字敘述略長,也會考驗到學生的耐心和理解題意的能力。
2.不要硬背公式
這句話或許戳到很多數學不好的學生的痛點了,畢竟不去背的話考試難不成要通靈隔壁同學的答案嗎?當然不是啦,但背公式真的是一個非常消耗時間跟精神的做法,最好的方法是反推或是理解公式推導的過程。
當然大多數學生會覺得推導不是更浪費時間且須要記得的細節更多嗎?然而這部分可以考量自己因為緊張一時忘記公式時,還有一個反向推導的補救措施,以及當你理解背後的邏輯,你能套用到不同的題型。
※推導公式小技巧:可以用簡單的數字去代入自己推導的公式驗算
3.考試技巧
※所有題目內的資訊都有他提供的道理
在使用公式時,先根據題目給的資訊判斷有哪些公式會需要用到這些資訊,由此去判斷考題要考的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解題,就像你打遊戲BOSS的時候會根據屬性去配招或是編隊,數學也是,你了解了「攻擊」(出題)模式,也準備好相應武器(複習充足),自然就能過關!
4.心態調整
*不要因為幾次的失敗就放棄練習,數學是需要長期累積與熟悉活用才能學好的科目,不要因為害怕挫折就逃避了練習,得不償失。
*如果題目不懂,不要只是想著「我要把這題弄懂」,而是還要想「還有沒有更多解法」或是當自己遇到相似的題目時能不能想起「這跟我上次錯的那題的思路是相近的」,要讓自己的思路有一套系統可以回想。
*最後就是多問,不懂馬上問老師且多跟老師溝通反饋,有些學生會因為擔心被嘲笑或是被老師責備而選擇不問問題,但實際上大多數的老師都可以透過你的問題/解法/解題的模式判斷你是真的理解或只是單純的把解題方向背下來,這會比慢慢摸索自己知識上的盲區還要有效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