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經驗談
邱○倢
考取114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
選擇來甄戰上課,是因為我希望在準備二階面試的過程中,能夠有一套系統化且專業的引導。我被甄戰課程的完整性與深度所吸引。從面試技巧、時事議題講解、PBL模擬到模擬面試,每一堂課程都讓我在知識與表達能力上有所成長。透過不斷練習,我學會了如何條理清楚地表達想法,並能從不同角度切入醫學與社會議題,這對我準備醫學面試有極大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在甄戰的課堂中,我遇見了許多志同道合、努力向學的同學,彼此交流切磋,也讓我獲得更多啟發與成長。
二階面試確實有一定難度,很像是加強版的國寫,需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具備相關知識。不僅要有清晰的表達能力,臨場反應與思路更是關鍵。在準備過程中,可以分成幾個面向練習。
1. 個人面試
需要準備,但不要準備到像背稿一樣流暢,否則會顯得不自然。就像牛排七分熟才剛好,個人面試更像是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教授聽。建議針對各種類型的題目準備一些人生經歷(例如:挫折、習醫動機),遇到問題時就能順利回答。另外,若有參加涵蓋專業知識的競賽(如小論文、醫療科技競賽),一定要準備充分。我的準備方式: 與同學或家人練習,也會自己錄影確認儀態與語速,並將遇過的問題紀錄在 Google 文件中。
2. 英文面試
甄戰的模擬面試會安排相關練習,但平常也需要自己反覆練習,因為英文口說確實需要大量練習。我參加過一堂「原文科普文章摘要」課程,老師會讓同學互相練習並提供指導,文章選得相對困難,這樣在面試時面對較短的文章就不會緊張。
我的準備方式: 會在 BBC、Medium 等網站找英文文章,計時閱讀並練習說心得,也會錄音檢視自己的發音。另一個有效的方式是準備口說模板,包含開頭、轉折、結尾,能讓表達更流暢。文章主題可以涵蓋新聞事件(例如國際大事)、AI 在醫療的應用、醫療議題或人文素養。
3. MMI(多站式迷你面試)
題目類型廣泛,可能包含圖表解讀、專業知識、醫療議題、甚至道德兩難與環境問題(如塑膠微粒)、人文素養(如不同國家使用手機的比例)等。建議多練習考古題,或在一對一輔導中請老師協助模擬。
我的準備方式: 將練習過的題目反覆訂正,並訓練自己對時間的感覺,大概知道怎麼講到五分鐘。回答時可以用「首先、其次、最後」的層次架構,或是用角色(誰)、時間(多久)、階段(短期、中期、長期)的方式來組織答案。這和國寫的知性題答題邏輯類似。
4. PBL 團體面試
團隊合作是重點,必須能和組員充分討論。練習時要訓練自己邊聽同學發言,邊保持眼神交流(展現尊重),同時記筆記並思考自己的觀點。這確實不容易,但透過練習可以逐步做到。
我的準備方式: 在看到題目後,會先寫下不同面向的重點。如果題目範圍很廣,則嘗試假設情境來聚焦討論。
想要衷心感謝甄戰的所有老師們。每一堂精心設計的課程,都讓我累積了成長與收穫,不只更加堅定自己選擇醫學這條路,也讓我一步步建立起自信。
第一次來甄戰時,是參加落點分析。老師專業地剖析各校的級分與機會,讓我在填寫志願時不再迷惘,而是擁有一份清晰的藍圖,也因此做出了選擇陽明醫學系的決定。
之後在面試課與議題課中,老師們的引導讓我不只理解口試的要領,更讓我逐漸累積醫療相關的知識與觀點。每一次的練習,不只是技巧的提升,更是對醫學領域的體悟與認同。尤其在 PBL 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從不同角度思考與分析議題,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收穫。
更要感謝甄戰安排的模擬面試,這段訓練讓我真實感受到臨場的壓力與節奏,也幫助我把平常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過程中還遇到許多優秀的同學,互相切磋、彼此激勵,這更讓我明白,自己的努力並不孤單。
謝謝甄戰的師長們一路上的陪伴與用心,正是這些引導與支持,讓我一步步更靠近夢想,並有信心迎接未來的挑戰。
▼想了解甄戰醫學甄試專班請下方填單▼
若無法送出表單,請私訊甄戰學習顧問FB粉絲團/IG帳號:reallygood_tw
真實姓名* | |
---|---|
行動電話* | |
電子郵件* | |
參加地點* | |
可聯絡時間* | |
是否寄送電子報* | 是否 |
備註描述 (例如,就讀學校) |
註:同學若有預約試聽或課程諮詢等需求,均可留言,我們會儘快與您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