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經驗談
劉○誠
私立科大跨域,推甄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智慧長照組的經驗分享
我是建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學生。相信以這個身份,推甄國立大學研究所並不被看好。這一路走來,我聽過許多反對和質疑的聲音,但我選擇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因此願意投入更多時間與心力朝著研究所推甄的目標前進。
進入大學前,我已做好充分準備,嚴格要求自己保持頂尖成績,因此多次獲得系排名第一與科排名第一的殊榮。大二時,我從智慧家庭實驗室轉到生醫及監控系統實驗室,接觸了長達一年的生醫專業知識,這也激發了我報考生醫相關研究所的動機。
我從今年五月底開始正式準備推甄資料,這對其他同樣準備推甄的同學來說或許較早,但我認為提早起步能增加成功的機會。因此,我先將大一至大三構思的研究項目整理出來,選出最符合我專業能力的研究目標。確立目標後,我沒有急於報名推甄顧問中心,而是先完成個人簡歷與研究計畫草稿。完成初步準備後,我才開始尋找專業輔導,並選擇了甄戰學習顧問。我認為事前準備個人簡歷與研究計畫非常重要,這樣在與顧問或老師首次面談時,能提供具體內容進行深入討論,而非泛泛而談。
冠志老師的教學風格以引導與激勵為核心,循序漸進地帶領我提升書審資料的品質。在準備書審資料的過程中,老師憑藉其豐富的專業經驗,針對我每週提交的內容進行細緻分析,逐一指出可改進或需調整之處,確保資料精準且具競爭力。
每次修改建議都引導我重新審視並深入思考自己的書審資料。透過老師的精闢提點,我的書審資料得以大幅優化,與其他考生相比更顯出色。此外,冠志老師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專業素養與獨到見解,卻始終保持耐心,細心解答我的疑問,並不厭其煩地與我討論如何提升備審資料的豐富度與吸引力。老師更指導我如何突顯個人優勢,使評審委員能迅速辨識我的潛力。
這些專業指導與悉心教誨,幫助我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成功展現個人競爭力,為我的推甄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國立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碩士班乙組智慧長照組推甄面試經驗分享
我參加的是國立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碩士班乙組智慧長照組的推甄面試。以下分享我的準備過程與面試經驗,供未來考生參考。
此次推甄第一階段面試名單公布後,僅有不到三天的時間準備面試所需的簡報PPT。因此,我強烈建議考生在準備書審資料的同時,提前製作PPT,以確保有充足時間練習口述簡報內容,從而流暢、自信地呈現。
面試當天,考試人員明確說明:簡報時間為5分鐘,教授問答時間為3分鐘。這意味著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傳達內容至關重要。我的PPT結構如下,總計14頁:
- 開頭頁(1頁)
- 目錄(1頁)
- 自我介紹(3頁)
- 專題研究(5頁)
- 研究計畫(3頁)
- 結尾頁(1頁)
此結構僅供參考,考生可依自身需求調整。
面試時,教授的提問主要圍繞大學專題研究的專業內容。因此,深入熟悉專題內容至關重要,尤其是相關專業名詞的定義與理論基礎,必須了然於心,才能在問答環節游刃有餘。我認為教授的提問難度適中,問題並不刁鑽,且與甄戰模擬面試中的專題提問相似。因此,認真準備模擬面試的題目,將對正式面試有顯著幫助。此外,因我同時報名了甲組,教授特別問及我更傾向選擇哪個組別。建議有類似情況的考生提前準備組別選擇的回答,以展現明確的目標與自信。
| 真實姓名* | |
|---|---|
| 行動電話* | |
| 電子郵件* | |
| 參加地點* | |
| 可聯絡時間* | |
| 是否寄送電子報* | 是否 |
| 備註描述 (例如,就讀學校) |
註:同學若有預約試聽或課程諮詢等需求,均可留言,我們會儘快與您聯絡。 |












下一篇:大升研學員考取心得-吳○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