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點科目
▍ 有機化學
主要是幫同學建立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首先要熟悉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結構、物理及化學性質,例如:烷類、烯類、炔類、芳香烴、鹵烷類、醇類、醚類、酚類、醛酮類及胺類等。另一方面,課程中關於有機化學反應的理論,也能讓同學具備簡單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官能基互相轉換的基本概念。
▍ 有機化學實驗
本實驗課程主要是配合有機化學理論,目的在訓練同學關於有機化學的基本實驗操作,瞭解基本裝置的原理與方法,並藉由實驗熟悉各類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製造方法及各類型的反應,以瞭解有機化學基本原理與相關知識,並且可學到各種實驗的技巧以及方法,包括熔點測定、蒸餾、再結晶、萃取、層析等基本實驗操作,以及鹵烷類、烯類、炔類、醚類、酮類、酸類等合成,還有各類化合物性質的檢驗、測試。
▍ 細胞生物學
本課程是在研究細胞基本活動規律的科學,針對細胞、亞細胞和分子水準三個層次,對細胞的生命活動進行研究,其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掌握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也就是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及其機制,其內容包含細胞膜與細胞表面、物質的跨膜運輸與信號傳遞、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內膜系統、細胞的能量轉換、細胞核與染色體、核醣體、細胞骨架、細胞增殖及其調控、細胞分化與基因表達調控,以及細胞衰老與凋亡等議題。
▍ 遺傳學
本課程基本上是以古典遺傳學(孟德爾遺傳學)、分子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及族群遺傳學等為主,闡述遺傳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法則以及遺傳學知識的應用,內容包含了遺傳物質DNA、基因、染色體與基因體的結構和功能、突變和修復的機制、真核生物遺傳基因的連鎖、互換、重組,以及重組DNA與基因體分析等原理與技術,並希望能夠引領學生對遺傳定律,基因與染色體的結構、功能與變異,還有親代遺傳特質傳遞的機制有基本的認識,用以奠定未來研修生命科學各領域,以及應用課程的紮實基礎。
▍ 遺傳學實驗
本課程內容主要涵蓋遺傳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現代遺傳學的新穎技術,在實驗的安排上有果蠅雜交系列實驗、遺傳標記分析實驗、適量群體遺傳實驗、細胞遺傳實驗等四大主題。近年更將果蠅雜交系列實驗與遺傳標記分析的有機實驗做銜接,變成能讓學生參與自主設計的綜合性實驗。
▍ 生態學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以生態學為基礎,有系統的講述不同生態階層上生物與生物,以及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涵蓋的範圍從生命的個體、生物的族群、群落、生態系一直到整個生物圈。期望透過此課程的訓練,能夠培養同學以微觀和宏觀的視角來認識生態體系的各種運作過程,並更進一步探討地球環境生態的危機議題,同時也幫助同學積極思考如何應用生態學的知識於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育與永續性的經營管理。
▍ 生物化學
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具備生物化學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技術方面的發展應用。課程內容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生物細胞的構造及主要成分的介紹;第二部分為細胞內主要的新陳代謝;第三部分則是介紹生化在產業上的應用。
▍ 生物化學實驗
本實驗課程主要是印證生物化學課程的內容,同時也是其它專業課程的基礎,並訓練基本生物化學的實驗技術,內容包括蛋白質的鑑定與定量、醣類和酯類的特性分析,細胞膜、蛋白質純化以及電泳等基本技術的熟悉。此外,也會兼顧分子生物的技術,例如:核酸抽取、西方墨點浸漬、質體圖譜分析等。
▍ 植物生理學
本課程內容是介紹植物進行何種活動,以及如何具有能力來進行該活動,並瞭解植物是人類與整個動物界的食物,與多種物資的最終供應者,也是構成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希望透過此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瞭解及分析植物各種活動的重要原理,還有該活動與植物環境的關係,尤其是典型的陸生綠色植物,同時,也讓學生瞭解植物在生理以及生態適應的基本原理。
▍ 植物生理學實驗
本實驗課程主要是配合植物生理學課程,其中包括的實驗課程,像是水份輸送現象,以瞭解水份在植物體中吸收、運送、蒸散的原理及意義;營養元素吸收與功能,可以觀察植物生長對特定營養元素的需求,瞭解植物界的共生現象,並學習蛋白質定量和利用固氮酵素的作用活性,來分析外在元素對共生作用及固氮活性的影響;光合作用,學習利用離心法萃取單離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速率的測定,並且利用分光光度計分析多種色素的吸收光譜;大分子抽取及分析,除了學習初步的定量及定性分析,還有蛋白質電泳技術;植物荷爾蒙功能檢定,探討多種植物荷爾蒙的專一性及交互性生理功能;基因表現,學習抽取植物中的RNA,藉由RT-PCR及電泳分析技術,用以探討植物基因表現之差異,來瞭解不同環境對基因誘導的現象;逆境生理,研究環境逆境對植物所引發的抵抗機制。三種顯示蛋白質三維結構的方式
▍ 動物生理學
本課程主要是探討動物個體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包括細胞膜的結構及通透性,透過細胞膜物質的輸送,細胞膜電位,動作電位的產生,神經衝動的傳遞、突觸、肌肉的種類、結構及收縮機轉,自主神經系統,消化、呼吸、循環、排泄、酸鹼平衡、內分泌、生殖及中樞神經系統,其目標在於簡介動物生理學基本的原理原則,讓學生對生理學的原理有基本的認知,進而產生興趣,得以繼續往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發展。
▍ 動物生理學實驗
本實驗課程主要是搭配動物生理學課程的教學進度,與教導學生認識動物的生理構造與基本功能,其內容包括人體之組成、支持與運動、整合與協調、身體之維持、生殖與發育等,使學生對動物生物學有基本的認識,並且藉由實驗過程的觀察以及親手操作,來印證生理學的原理原則,更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實驗技術和科學方法,並體會科學研究的精神。
▍ 分子生物學
本課程主要是讓同學瞭解近10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以及目前的最新技術,還有將來可能在環境、農業、醫療等方面的應用,所以會用較廣泛的角度來介紹分子生物學及其最新發展技術與趨勢,其內容包括介紹目前已瞭解的細胞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及核酸等,並說明上述各生物分子的功能,與其在生化反應上所扮演的角色。另外,也會介紹目前在醫藥、環工、農業、生物演化等方面的運用及相關的技術操作。
▍ 微生物學
本課程為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領域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內容主要介紹細菌、真菌與病毒的組成與特性。其中,醫用微生物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無論是在食品加工、環境污染、醫藥製造與生物農藥等領域中都有重要貢獻。首先會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微生物的分類開始介紹,讓同學認識微生物的型態與類群,進而探討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及遺傳,然後介紹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最後再介紹微生物的應用,以期同學對微生物有通盤的瞭解。
▍ 演化生物學
本課程綜合了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生態學等領域,主要藉由過去或現在的證據,來討論生物多樣性改變的機制、過程或模式等。近年來,由於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日益發展,使得演化生物學更能解開許多生物形態或行為的謎題,其內容包括傳統演化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現今演化生物學的新面貌,以及未來演化生物學的趨勢等。另外,也期望學生能熟知各項演化生物學的基本模型理論,並瞭解現今生物多樣性的由來。
二、未來出路
1.生命科學、生物(產業)科技、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2.農業化學、藥理學、公共衛生、分子醫學、環境工程等研究所
3.醫事類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法務部調查人員特考、地方人員特考
4.中研院、工研院、國衛院、食工所、農試所、生技中心、醫學中心
5.化學、食品檢驗分析、自來水管配管、中式麵食加工、艤裝、冷作
6.台糖、台肥、台鹽、台灣菸酒、中鋼、中油等國營單位
7.生物化學工程師、微生物檢驗工程師、細胞檢測工程師、臨床研究員